随着消费电子市场对柔性OLED屏幕需求的激增,显示面板制造商面临两大核心挑战:一是屏幕模组(LCM)在反复折叠中易出现脱胶、分层等问题;二是传统高温固化胶粘剂易导致屏幕发黄,影响显示效果。根据IDC数据,2023年全球柔性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达2.3亿片,但行业平均良率仍徘徊在75%左右
背景与挑战
随着消费电子市场对柔性OLED屏幕需求的激增,显示面板制造商面临两大核心挑战:一是屏幕模组(LCM)在反复折叠中易出现脱胶、分层等问题;二是传统高温固化胶粘剂易导致屏幕发黄,影响显示效果。根据IDC数据,2023年全球柔性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达2.3亿片,但行业平均良率仍徘徊在75%左右。
技术创新
某材料企业近期推出的低温固化光学胶粘剂,通过有机硅-丙烯酸酯复合体系与纳米粒子分散技术,实现80℃低温固化,较传统环氧树脂工艺温度降低40%。该胶粘剂的动态交联结构使其在20万次折叠测试后仍保持95%以上的粘接强度,透光率提升至99.2%,解决了屏幕发黄问题。
研发细节
技术团队与某高校材料实验室合作,引入“梯度交联”概念,在胶体内部形成刚柔并济的网状结构:表层的刚性链段抵抗外力形变,内层的柔性链段吸收应力。通过原子层沉积(ALD)技术,在胶层表面形成纳米级二氧化硅保护膜,进一步阻隔水氧侵蚀。
行业应用
国内某头部面板厂商已将该胶粘剂用于量产折叠屏手机,模组厚度减少0.12mm,整机重量下降5%。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,其高温高湿(85℃/85%RH)测试下的寿命延长至3000小时,超出行业标准2倍。
行业影响
据Omdia预测,2025年全球柔性显示用胶粘剂市场规模将突破18亿美元。该技术的突破不仅加速了超薄折叠屏的商用进程,也为未来Micro LED的无基材封装提供了技术储备。